首页

调教踩踏视频

时间:2025-05-26 08:59:50 作者:从“上太空”到智能化造车 多国青年长春感受科技魅力 浏览量:89381

  中新社长春5月24日电 (高龙安 苍雁)“上‘太空’的感觉太刺激了。”体验了30秒航天员训练项目三维滚环,巴基斯坦留学生谭洁用手扶着同伴的肩膀说,“这太疯狂了,你们也要试试。”

  5月23日至24日,来自俄罗斯、巴基斯坦、蒙古国等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吉林长春参加“感知中国——科技创新发展之旅”,了解中国汽车、光学、航天等领域的发展。

  走进筑梦星辰(长春)航天科教文旅馆,参观者可近距离观察谷神星一号火箭残骸;登上天和核心舱模型,可亲手操作完成“太空舱”对接任务;戴上VR眼镜,可从航天员视角观看神舟飞船返回地球全过程。

  苏丹留学生文华一边体验,一边自拍。“在这里我看到了非常先进的科技,这是一次神奇的旅行。”

  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,津巴布韦留学生尼莎第一次观看3D全息板——眼前明明是一艘立体的“船”,却无法触摸到,她和同伴们研究了好一会儿,然后开玩笑地说:“这是魔法。”

5月24日,吉林长春,留学生在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参观。 高龙安 摄

  瓦努阿图留学生凯德发现,馆内有许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设备与实验。激光测距、电光转换、偏振光实验,他一边阅读说明,一边分析原理。“这些实验对我的学习很有帮助。”

  在中德合资车企——一汽-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车间里,每隔99秒就有一台汽车驶下生产线。留学生们乘坐电动观光车在车间里参观,运送物料的AGV机器人往来穿梭,巨大的模具将整张金属板冲压成型,机器人与工人相互配合快速完成零件安装。

  喀麦隆留学生卡洛斯一路认真观察。这位机械工程专业的研究生说,相比在电脑前画图纸和操作实验室设备,此行更令他增长见识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
汽笛声声,丝路迢迢。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推动下,新丝路上的“钢铁驼队”跑出“加速度”,从无到有、串点成线、连线成网,“朋友圈”不断扩容。截至今年7月底,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的中欧班列运行线路从2013年开行之初的2条增加至71条,通达12个国家72个站点或城市,辐射国内24个省市64个城市;出入境班列数量较去年提前21天突破2000列。节节攀升的亮眼数据映射出铁路口岸运输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,持续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深走实注入蓬勃力量。

汇聚民心民意 代表委员以实际行动彰显新时代使命担当

粤曲是用广州方言(粤语)演唱的汉族传统曲艺,是广东地区最大的地方曲种。粤曲重唱功,讲究声腔艺术,音乐性强,曲调优美,曲牌板式极为丰富,主要流行于广东、广西、香港、澳门等区域,并流传到东南亚、北美等粤籍华侨及华人聚居的地区,凡粤方言区及有粤籍华侨聚居的地方均有粤曲的演唱。

为诗而来 “夜上黄鹤楼”吸引海内外游客

各地区各部门要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,自觉在大局下行动;同时,找准自身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,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改革举措,防止照抄照搬、上下一般粗。

不到店、不验货、付款爽快…… 豪爽“神秘客户”原是电诈团伙

在吴德看来,中国可围绕生物育种、人工智能、再生农业技术等前沿领域设置“揭榜挂帅”重大科技专项,鼓励研究型高校院所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整合各类创新资源,跨区域、跨层级、跨领域组建团队,开展有组织的导向性基础研究,产出重大原创性、引领性科技成果;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设置科技领军型企业主导的重大应用专项,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新型关键共性技术平台,解决产业链关键共性问题。

滇池东岸3500人共品云咖 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